原标题:海岱考古,从齐鲁大地“挖”出千年文脉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回答这些问题离不开——考古考古,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图鉴呈现于世人。考古,是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的重要内容,是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是根植于中国人心中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1以山东为中心的海岱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区域。“海岱考古”是山东考古事业的一张名片。它伴随山东百年考古历史,发掘众多考古发现,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为中国考古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中国考古学主要开创者之一苏秉琦先生称山东是“中国考古学界的三大支柱之一”。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为《海岱考古》期刊题词“海岱蕴齐鲁冠带系中华”。人类起源之谜始终是考古探索的前沿。7月10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认为,海岱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时期非常重要的区域。浙江大学考古学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表示,海岱考古是最近几年石破天惊的发现,海岱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重要的一个发源地。据统计,从年至今的24个年度评选中,山东考古遗址累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1次、项目24项。章丘焦家遗址、滕州岗上遗址、临淄赵家徐姚遗址等先后入选。年,山东省大汶口遗址、城子崖遗址等6项考古发现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居全国第三位。2山东的考古发现,有一个地方绝绕不开,它创造了多项“第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被称为“考古圣地”,它就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和命名地——城子崖遗址。自年发现城子崖遗址以来,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构建起“扁扁洞遗存(约-BP)——后李文化(-BP)——北辛文化(—BP)——大汶口文化(约—BP)——龙山文化(-BP)——岳石文化(--BP)”这一海岱地区完整的考古学文化谱系。通过考古发现,海岱地区高度参与了中华文明起源过程,海岱文化发展进程是中华文明多元化一体格局的真实写照。山东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表示: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海岱地区贡献了制度文明。以大汶口文化表现出来的棺椁制度、器用制度,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规范,对中原地区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到了龙山文化时期,大部分家户形态已经是个体家庭,人的社会属性增强、家庭属性减弱,社会进入城邦时代。从现代史来说,龙山文化对于当时“中国文化西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反击。3海岱相连,山水共生。山东濒临渤海、黄海,海岸线占全国1/6,内陆水系发达,湖泊湿地众多,大运河、黄河贯穿全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航海、漕运历史,给山东留下了丰富的水下文物。水下考古是田野考古的重要分支。在齐鲁大地的辽阔水域,水下考古走在全国前列。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落户青岛蓝谷;组建了全国首家省级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了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学会,完成国内领先的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一期建设成果;开展了威海沿海近现代沉船、烟台庙岛群岛水下文化遗产、日照海域水下文物资源、东平湖及其周边淹没区考古调查等项目,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甲午海战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4厚植沃土,薪火相传。立足齐鲁,胸怀天下。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50年来,持续强化考古学科建设,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山大考古学派”成为中国考古教育实践的一支主力军。山东高度重视田野考古工作,
海岱考古,从齐鲁大地挖出千年文脉
发布时间:2025/2/6 12:40:28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