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娶了帝尧的两个女儿,赐给他一套细葛布的衣裳,又给了他一张琴,并为他建造了仓库,送给他很多牛羊。舜帝像身份变了,生活条件也变了,但是舜贵而不骄,也不计前嫌,对他的父母依旧孝顺,对弟弟妹妹也更加友爱。然而舜这样做不仅没能让瞽叟一家感到愧疚,反而对舜越发的羡慕嫉妒恨。尤其是象,竟然对他的两位嫂子垂涎起来,时常想把她们夺过来占为己有,因此他更希望舜死掉。根据《史记·匈奴列传》所记载的弟兄死,皆取其妻妻之推测,虞舜时也可能就有这样的的风俗,哥哥死了之后,弟弟是可以娶自己的嫂子为妻的,反过来,如果弟弟死了,哥哥们也可以这样做。在这种习俗的诱惑和鼓舞下,象怀着险恶的用心,一直就想着找机会把哥哥弄死。象的这种心思和目的,自然得到了他那位歹毒的母亲的赞同。而舜的父亲瞽叟,这个糊涂的瞎眼老汉,自从娶了后妻又生了小儿子象之后,就视舜为眼中钉,此时又贪慕舜的财富,也极力支持把舜干掉,这样就能够霸占舜的家产。于是,一个不可告人的阴谋在一家人的反复酝酿下诞生了。这个阴谋里有没有舜的妹妹敤手的参与呢?她或许是毫不知情的,也或许她扮演了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虽然知情,却对哥哥嫂子们的幸福生活多少有些嫉妒,因此选择了沉默,并没有把这一阴谋告诉给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阴谋呢?《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这段记载其实是说了瞽叟和象两次谋杀舜的事情,一次是让舜上到谷仓顶上用泥土修补谷仓,而瞽叟则在谷仓的下面放火,想把舜烧死;一次是瞽叟让舜挖井,他和象则往井里填土,想把舜埋在井里。一个做父亲的人,怎么会对儿子有这么大的仇恨呢?真是很难让人理解。但这两次他们都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舜两次都逃过了劫难。根据《史记》的记载,第一次当舜在上面修补谷仓,瞽叟在下面放火的时候,舜乃以两笠自廪而下,去,不得死。舜看到谷仓下面起火,就用两个斗笠,像生了两个翅膀一样飞走了。所以这一次舜没有被他们害死。第二次呢?舜知道瞽叟他们不会放过自己,所以在挖井的时候,先从井壁上挖了一条暗道通向外面,等到瞽叟和象往井里填土的时候,他则从暗道里逃走了。这就是《史记》中所记载的舜从匿空出,去。帝舜受责不过,《史记正义》中对这两次谋杀舜的事件的记载,却有些类似于神话的性质。瞽叟让象通知舜去帮他修补谷仓,舜把此事告诉了两位妻子。娥皇和女英似乎早就知道他们的阴谋,在舜去的时候让他穿上一件画着飞鸟形状的五彩斑斓的新衣,并告诉他:时其焚汝,鹊汝衣裳,衣鸟工往。也就是说,这件衣服可保他平安。所以当舜在谷仓顶认真工作,瞽叟他们看着大火从下面燃起也不扑救,而且开心大笑的时候,舜明白这是他们的阴谋。于是按照妻子的叮嘱,张开双臂,瞬间化为一只大鸟,在浓烟和烈火中冲天而起,向远处飞去。可以想象,当瞽叟他们看到这一情景的时候,应该是何等惊异和慌张!当然,那个瞎老头是看不见的。舜去帮瞽叟挖井的时候,娥皇和女英又给他穿了一件带有龙纹的衣服。为了防止瞽叟他们因为上次的事情而怀疑,所以这次舜把新衣穿在了旧衣服的里面。临走时,娥皇、女英又嘱咐他:去衣汝裳,衣龙工往。下入井中之后,瞽叟和象就迫不及待地往井里填土石,见此情景,舜赶忙脱去外面的旧衣,变作了一条游龙,钻入地下,从另一口井里逃走了。而瞽叟和象他们则以为舜这一次是必死无疑了。上面这两件事情,《列女传》和《宋书·符瑞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娥皇和女英后来的事情如何呢?《史记·五帝本纪》中也有交代:瞽叟、象喜,以为舜已死。我们不妨再想象一下他们的兴奋场面。瞽叟、象和他的母亲,用土石填满了井,他们欢天喜地地大喊大叫着,用脚在上面踏着、踩着,唯恐舜再从哪一个缝隙里钻出来。眼中钉终于被拔除了,大功告成,一家人吵吵嚷嚷,得意忘形,准备着接收舜家中的一切。《史记·五帝本记》中记载,象迫不及待地大声叫喊着:本谋者象!并与父母分。那意思是主意本来我出的,舜的妻子财产等要按照我的意见来分配。但我什么都不要,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从这句话中,我们也证实了前文所说的象加害舜的真正目的,就是想霸占他的两位嫂子。他对牛羊、田产、房屋等并不感兴趣。娥皇、女英不知道事情的真假,但从情形上看舜好像是真的死了,不禁悲哀地大哭起来。象一句话也没有安慰她们,而是取下尧送给舜的那张琴,心满意足地胡乱弹奏着。而他的父母则满屋子里摸摸这、看看那,一副如愿以偿的样子,根本不顾及那两个女人的伤心痛哭。正在这种有人欢喜有人悲的时刻,舜突然从外面像平常一样神色自若地走了进来。这真是见鬼了!所以象愕不怿。面对死而复生的舜,让在场所有的人都惊愕不已。他的父母见状,赶紧惊慌失措地溜走了,而象却极力掩饰着内心的恐慌和不安,恬不知耻地说:我思舜正郁陶。哥啊,我正在思念着你,心里非常郁闷呢。舜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平静地说:是啊,我知道你正在思念我啊!大孝子舜天性笃诚仁厚,虽然经历了这两件事情,仍复事瞽叟,爱弟弥谨。对父母还是像原来一样孝顺,对弟弟象的友爱一点也没有改变,反而更加恭谨细心。事情传到了尧的耳朵里,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就是说尧试用舜去理顺五种伦理道德和参与百官的事,而还在试用期的舜,在哪一方面都做得很好。事情这样就算完了吗?瞽叟一家人的贪欲能够就此消除吗?其实不然。他们一而再不成,索性又来一次再而三。他们又商议出了一个新的阴谋,就是以对前两次事情赔礼道歉为名,把舜约来,打算用酒把舜灌醉以后再把他杀死。但是《史记》中并没有记载此事,只见于《列女传·有虞二妃》中:瞽叟又速舜饮酒,醉,将杀之。大概就是从上面的两件事情中,舜的妹妹敤手再也看不惯父母哥哥的行为,同时也是被舜不忘初心的孝悌之举所感动,从此之后,舜之女弟系怜之,与二嫂谐。敤手经常注意观察家人的一举一动,这次的阴谋碰巧被敤手听到,她马上告诉了两位嫂子。这一次,舜的两位妻子又是用了什么方法化解的呢?《列女传·有虞二妃》中说:二女乃与舜药浴注豕,往,舜终日饮酒不醉。娥皇、女英用一种药物放在浴盆里,掺和上公猪的粪便,让舜在里面洗了个澡,冲洗后换上干净的衣服,然而赴父母之邀前去饮酒。瞽叟和象本来以为用不多长时间就能把舜灌醉,可没想到的是,舜喝了一天的酒却一点醉意也没有。倒是劝酒的二位却喝得东倒西歪,不省人事了。瞽叟的阴谋又没有得逞,只好眯缝着醉眼,看着舜有礼貌的向他们告辞,然后扬长而去。三次谋杀没有成功之后,还有没有第四次?史料和其它资料上都没有记载。不过无白书生想,应该不会再下一次了吧,不然的话,事不过三这一成语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虞舜传奇中舜三次遭谋杀,司马迁只写了
发布时间:2024/1/17 18:02:16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