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件商品生产量有多大,取决于市场需求。玉米是什么层次的食品,他的价格应该在什么价位,也取决于市场消费人群。
好多人说东方甄选卖高价会促进玉米的销量,提高种植产量。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厢情愿,你得考量一下市场的需求程度。可能四元一根大家更能接受,玉米有广阔的市场,卖的更多。六元一根,不见得谁都去消费,他只是玉米,虽然叫水果玉米,超过了他真正的价值,市场会给出反馈,销量有可能不升反降。当然特殊品种除外。种玉米的农民每根只能卖到八毛,市场零售价格再高,他也没有更多的利润,农民想增加收入,靠的是提高销量,多卖玉米,而不是单纯提高单价。所以薄利多销要比提高单价更能助农,况且四块钱一根,各个环节都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能良性循环。农民需要实实在在的帮助,不是靠情怀来画饼。卖情怀是一时的,种玉米是一世的。
王朔小说里有一个桥段,一个舞蹈团编作品,一群猪过年,打扮的花枝招展,对屠宰员载歌载舞,争相恐后的说:杀我吧,杀我吧,我肥。这个场景像不像某直播间的粉丝,争相恐后对售货员说:卖贵点,卖贵点,萝卜卖出人参价吧,我们钱包鼓鼓的难受,就等你来掏呢。
萝卜怎么都成不了人参,如果老百姓信了,回头会死得很惨,为人作嫁又给敲锣打鼓不是喜乐年华,拔苗助长后就是一地鸡毛,一拥而上后就是哀鸿遍野。他有他的屠龙之术,你有你的诗与远方,可能不是一个地方,别走错了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