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野参 > 野参泡法 > 雍正王朝开篇局,太子和四爷以及八爷之

雍正王朝开篇局,太子和四爷以及八爷之

发布时间:2023-3-26 20:20:55   点击数:
白癜风早期症状图片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0406/4817099.html

导读:在《雍正王朝》中户部亏空,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禩是直接责任人,太子监国,八阿哥管着户部,但遇到灾情需要赈灾时,户部缺无钱可拿而太子胤礽却在和郑春华厮混,而八阿哥胤禩却还在假仁假义,真正做事的人只有四阿哥胤禛!

康熙晚年,看似是盛世,但诸多隐患问题在一次黄河水灾之后全都暴露了明面上,黄河发大水需要万两赈灾银子,堂堂大清国的国库里却只能拿出区区50万两银子,顿时令康熙惊出一身冷汗,那么银子都去哪里了呢?原来是被借空了,上至监国太子,下至皇阿哥、封疆大吏、京官、地方官员都有欠款。

国库欠款这事和太子、八爷脱不了干系,因为胤礽是监国太子,康熙是想锻炼他的治国能力,结果证明,胤礽是烂泥扶不上墙,自己开头借了国库50两银子去置办庄子,国库银子都被借空了他居然不知情,这样的人怎么能托付大事,怎么能承担起责任。

八阿哥胤禩,人送外号“八贤王”,康熙分配他主管户部,此子最擅长收买人心,见了谁都是一副笑嘻嘻的面孔,官员在户部借款和他更是脱不了干系,借款一事肯定是他开的口子,他这么做的原因无外乎邀买人心,所以,在后来的推举新太子一事中,大多数官员都支持他,而康熙却是狠狠地驳斥了他,康熙晚年期间,对官员就过于宽纵,老八居然比康熙还宽纵,这也是康熙为什么排除他的原因,一个主君靠收买人心来处理政事,这是长久不了的。

四阿哥胤禛,人称“冷面王”,是康熙众多儿子中为数不多的踏实办差,一心为国的阿哥,冷面冷心,谁的面子也不买,做事有一股子韧劲,耐烦不怕琐碎,所以,康熙最后敲定的继位是他,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从朝堂上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康熙问太子胤礽赈灾一事该怎么处理,太子支支吾吾没个主意,八阿哥看到太子吃瘪,唱起了高调,说这是天灾,而四阿哥胤禛却在户部核查款项,仅此一事,孰优孰劣高下立判。

借钱的皇子都有哪些?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十阿哥胤,那么皇子真的缺钱使吗?肯定不缺,那么为何要借呢?下面会说到,八阿哥虽然没借钱,但借钱的人都和他关系匪浅,四阿哥胤禛不借钱是他的钱够用,最重要的是他不想给康熙造成麻烦,这既是他的性格又是他的策略。

一场水灾暴露了户部存银实数,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谁在办事谁在推脱责任,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在《雍正王朝》开头,上演了一场朝堂际会,官员递上折子江南出了大面积水患,受灾人数众多,急需朝廷赈济,事情出了就需要解决,于是康熙召集皇子朝臣一起商议,这时,太子胤礽和四阿哥胤禛还迟迟未到。

太子胤礽在忙着做什么呢?原来他居然跑去和郑春华厮混,之后神情慌张的跑上朝堂站下康熙面前,康熙就开始发问了:胤礽,你是太子,你说说该怎么办呢?太子胤礽道:儿臣认为,应该赈灾,应该马上修河堤。康熙问:怎么赈灾,怎么修河堤?胤礽支吾一会道:皇阿玛英明睿断,自有主张。康熙恨铁不成钢的道:朕是有主张,朕现在问你该怎么办?胤礽唯唯诺诺的拿不出主意:这……那……儿臣。接着跪下了。

八阿哥胤禩早就琢磨着把胤礽拉下马,看到胤礽吃瘪,立马瞅准机会就开始了表演,向前一步跪下道:儿臣有话要说,一条黄河水灾千股泛滥,历朝历代百姓无不受黄患之灾,可是自皇阿玛当政三十年以来,并无水灾,因此,儿臣料想此次黄患不在人事,乃是天灾。八阿哥先是吹捧康熙的功绩,接着把事情推到天灾,可以说做的面面俱到。这时候十三阿哥胤祥道:八哥你不要忘了,康熙四十三年也发过一次大水。

十三阿哥说完以后,八阿哥明显表情语气有变化,接着道:这正是儿臣要说的,康熙四十三年那次发大水,是下面的官员谎报灾情,把灾情夸大了,就是想弄点银子,所以,这次肯定也没那么严重,当务之急,无非钱粮两项,一是从临近省份调粮,而是从户部拨出银子赈灾。八阿哥说完,下面一片叫好声,不过,这小子话说的还真是漂亮,方方面面都想到了,看似还想到了事情的解决方案呢。

八阿哥正自鸣得意,打脸的人来了,四阿哥胤禛甩掉雨衣,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儿臣胤禛有话要奏。康熙问道:你去做什么去了,怎么才来?胤禛道:儿臣去户部,核查临近省份存量和户部存银去了。这时十阿哥立马出来反驳:户部本是八哥该管,四哥这是越俎代庖。十阿哥这句话把老八装进去了。

康熙问道:胤禛,你听见十阿哥的话了,你怎么说?胤禛道:户部是八弟该管,但皇阿玛曾经说过,让儿臣随时留意各部事宜,有什么情况向皇上和太子禀报。康熙道:那么你说说你核查的结果。胤禛痛心疾首的道:拒儿臣所查,临近省份以无粮可调,户部能拨出的款项不足五十万两。胤禛说这段话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到八阿哥的表情变化,像是被揭穿了一样。接着,胤禛还递上了详细数据。

当康熙站起来拿到这份数据看的时候,真是震惊加失望,骂道:这么多年把国事交给太子和你们这些皇子协同办理,还有你胤禩,还说什么天灾,说什么么在户部拨款的屁话,你主管户部,亏空如此,你居然不知道?国事让你们办成什么样子了?这是来自灵魂的拷问,明显是对太子和老八不满,老八刚还信誓旦旦的大言不惭,结果直接被胤禛打脸了。

八阿哥主管户部,户部的的情况他肯定是知道的,明明知道还在那惺惺作态,他以为其他人不会核查详细数据,抱着侥幸的心理,结果出了事情,被四阿哥给查了出来,瞬间被打脸。太子胤礽的表现更是差劲,出了事情,一个劲的推脱责任,而只有四阿哥胤禛在切切实实的办事,对比之下高下立判。随后,四阿哥胤禛主动请缨和十三阿哥去江南办理赈灾事宜。

皇子们真的缺钱吗?他们借款的原因是什么

胤禛和十三爷去江南赈灾,国库拿不出银子,他们只好就地从盐商身上强行募捐,暂时解决了当务之急。而这些盐商大都是九阿哥胤禟的门人,此事得罪了八爷一伙。回京之后,胤禛和胤祥汇报了赈灾事宜,康熙表示,他们的用心是好的,但办法显得不高明,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接着留下四阿哥胤禛深谈,聊过之后,康熙觉得胤禛有治世之才,胤禛主动请缨核查户部欠款,并要求带着十三阿哥一起,但被康熙拒绝了,康熙要他做一个孤臣。就从这时开始,康熙其实已经属意胤禛了。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欠款数目之大,欠款人数之多,欠款人之大,都令人胆寒。上至太子,下至官员皆有欠款。官员且不说他们,皇子们真的缺钱吗?答案是肯定不缺的,光是一年的俸禄银子都在万两以上,太子更多,每个皇子还有康熙给的庄子,一个庄子一年至少有几万两银子的进项,他们每个人不止一个庄子。还有其他收入,底下门人的孝敬,甚至挖人参,挖金矿,向老八一伙盐商就在向他们进贡,所以,皇子们根本不缺钱。

欠款的皇子有三人,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十阿哥胤。那么他们为什么借款呢?借款做了什么?我来一一分析。

太子胤礽是头号欠债大户,借了五十万两之多,他借钱做了什么呢?买庄园,今日置一处庄园,明日起一座宅院?作为太子万里江山有朝一日都是他的,他为什么还要还要营造私巢呢?

太子胤礽这是求田问舍,用的是古人的策略,韬晦之计,和光同尘,向皇上表明自家没有野心罢了!他这法子,也算用心良苦,若遇上寻常皇帝,太子这策略用得还算得当,但偏偏遇上康熙却不灵了,康熙是什么人,明君,洞若观火,明察秋毫,是难得的圣君,太子的策略就落了下乘了。康熙本来就已经对他不满了,让他监国,监的稀巴烂,干啥啥不行,这次的事更是让康熙对他失望透顶了。

三阿哥胤祉是所有阿哥里面喜爱结交文人的一个,自己本身文化底子扎实,喜欢著书,《古今图书集成》就是他带着一帮文人完成的,他用的策略是贤字,投康熙索好,想以此赢得圣心,他也借了户部三十多万两银子,名义上是著书,所以,康熙最后给他拨款还钱,其实,他也有自己的动作,派他的门人孟光祖,到各地官员跟前游说,所以,他借的钱有一部分用在结交官员身上了。

十阿哥胤借钱的名义是修戏园子,但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受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的支使,目的就是为了拉太子下马,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是铁杆,十阿哥是打头的炮仗,一点就着,八阿哥让他做什么都毫不含糊,性格粗鲁,老八、老九那么有钱,老十也不缺钱,为什么不还钱,还在大街上卖家当,殴打田文镜,这明显就是别有用心,目的就是搞太子和胤禛。

八阿哥胤禩虽然本人没有借钱,但户部银子被借空,主要责任就在他身上,他主管户部,为了邀买人心,只要官员张口,他立马就借钱出去,为自己赢得了“八贤王”的美名,所以他深得人心,在推荐新太子时,支持他的人达到了九成之多,令人咋舌,岂不知这正是康熙康不上他的原因,户部空虚,他还在朝堂上大言不惭的表演,结果被四阿哥胤禛打脸了,受到康熙一顿痛批。用钱买来的人心是靠不住的,再加上后来的肖国兴事件,他彻底出局了。

四阿哥胤禛是最实心办差的阿哥,当别人在推脱责任的时候,只有他在埋头做事,所以康熙通过长时间考察,最终确定他为继承人,胤禛御下极严,对待自己的亲儿子都很严格,他有俸禄银子,还有自己的庄子,并不缺钱,而且他生活很简朴,基本吃素,掉桌上一粒米都捡起来吃了,吃完饭用开水冲完喝。而且他背后有高人邬思道指点,只有实心做事,耐烦不怕琐碎,才能赢得康熙的圣心,弄虚作假是要不得的,因为康熙是明君,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写在最后

皇子们并不缺钱,太子胤礽借钱,其实用的是韬晦之计,表明自己没有野心,结果遇上了精明的康熙,他的策略变成了下策。八阿哥胤禩虽然没有借钱,但他主管户部,户部亏空他责任最大,他把钱都用来收买人心了。四阿哥胤禛耐烦不怕琐碎,尽心尽力办差,用最实在的法子最终赢得了康熙的圣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kangmould.com/yspf/1304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