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發作麥粒腫
男孩,11歲
瘦體型
性格偏靜,喜歡畫畫,平時有學武術
反反復復發作麥粒腫近2年,左側因反復發作,膿腫難消,在醫院行切除術。近4,5個月,右側仍然反復發作。
在白光下久了,或者看東西久了,會自動流出眼淚。鼻尖右偏,右眼內側和山根距離变窄。
第2,3胸椎向右偏,左側肩胛骨向後,內偏,左前胸肋骨稍微塌陷。
舌紅,苔中後偏黃厚,脈細滑。
處理原則
一、矯正脊柱,調整左側肩胛骨和左前胸
二、面部針灸微整
三、中藥引火湯,合清肝、瀉心火,化痰散結。
處理思路
前后效果对比
本醫案所參考資料收集
王應麟老師經驗(實火)
1、王老師認為:小兒“肝常有餘”,肝開竅於目。
肝氣失調,氣血郁滯,肝火內生,肝火循經上客餘目之胞瞼,則紅腫瘡發,熱越盛則血壅滯越甚,腫痛亦愈發明顯。
胞瞼為脾胃所主,小兒“脾常不足”,若素體喜食肥甘厚膩之品,導致脾胃受損,飲食積滯,濕熱內生,肝火上炎,引動脾胃濕熱,邪毒上犯,結餘胞瞼,則發為本病。
該病多因肝胃蘊熱、毒火上犯外溢而成。脾胃之濕滯纏綿不易肅清,常由於外感熱邪,飲食不節,情志不遂等因素使得郁熱復生又與濕滯互結,導致本病反復發作,纏綿不愈。需要較長時間的調理才可使該病不反復發作。
2、經驗方藥:
內服藥用常用藥物:鉤藤、杭菊、白芷、木賊、決明子、生地、通草、竹葉等。
3、案語:
本病發生雖與肝、胃有關,但還是與肝的關係更為密切。
患兒多脾氣急,易怒,大便干,兼見睡眠少,口唇色紅。形體越瘦的患兒,復發越多、療程越長,考慮為陰不足,肝火有餘;而體型偏胖的小兒復發率較低。
引火湯(虛火)
陈士择的书中引火汤被称为傅山引火汤。
傅青主在晚年希望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给后世,但又因为自己常年反清复明,与清为敌,深知即便著书传世,身后也会被无情销毁。
直到后来,他与陈士择相遇,秘密地传他医术,半年过去,学习结束。最后傅青主要求所写的医书要用陈士择的名字来刊印,流传后世!关于傅青主的故事,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罗大伦老师所讲的《古代的中医》。
傅山引火汤记载在《辨证录》是应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阴蛾病症。
陈士择《辨证录》咽喉门咽喉肿痛,日轻夜重,亦成蛾如阳症,但不甚痛,自觉咽喉燥极,水咽少快,人腹又不安,吐涎如水,将涎投水中,即散化为水。人谓喉痛生蛾,用泄火药反重,亦有勺水不能下咽者。盖日轻夜重,阴蛾也,阳蛾则日重夜轻。此火因水亏,火无可藏,上冲咽喉。宜大补肾水,加补火,以引火归藏,上热自愈。
中医认为肾为水脏,龙是肾火,肾中的相火。而龙原是水中之物,以水为家,以水为性,应该潜藏在水渊深处。
点击下图查看防疫茶汤配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