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名医课
《凤凰大健康》主持人
医院副院长王国玮
为您揭开
二十四节气里的养生奥妙
医院副院长王国玮:
大暑——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到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写到: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顾名大暑。
医院副院长王国玮:
一般而言,大暑在中伏之后,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从这一点,其实大暑也是一年中天气最为炎热的季节。
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
有谚语这样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
医院副院长王国玮:
意思是说,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闪都是来不及的。
古代诗人们是如何描述大暑的呢?宋代黄庭坚写了一首诗: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医院副院长王国玮:
诗人说的其实就是当时对于暑热天气,他的一种内心感受——希望大暑能够尽快的离去。
而大暑节气和疾病的关系是什么呢?其实更多的是得皮肤病,要防湿邪。
1
大暑时节防湿邪
医院副院长王国玮: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全年湿度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季节,所以在这个季节里,我们要防湿邪!
湿邪最容易侵犯皮肤,出现湿疹、汗疱疹等等。所以从这点来说,我们保护皮肤,就是应该是大暑最应该注意的特点。
其实在清宫医案中,这样记载:
乾隆皇帝曾在一年夏季得了荨麻疹,腰间起的疙瘩非常痒,后来经过了御医的治疗,外涂一些药膏,内服一些药,终于痊愈。
医院副院长王国玮:
其中,最主要给他开了一个“洗药方”。
2
治好乾隆皮肤病的药浴方
用荆芥穗五钱,防风五钱,土大黄五钱,蛇床子五钱,当归五钱,地肤子三钱,杏仁三钱,苦参五钱,黄柏五钱,用食盐三钱,用连须葱白三根,煎药外用,进行浴疗。
医院副院长王国玮:
很快,乾隆皇帝通过药浴,这个荨麻疹就好了。从这点来看,药浴在治疗湿疹和皮肤疾病的过程中,非常管用。
3
大暑养生三妙招
1
冬病夏治“三伏贴”
我们在这个季节,应该怎么去养生呢?第一个,要做好冬病夏治三伏贴。
医院副院长王国玮:
其实大暑是正好进入伏天,三伏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尤其是一些呼吸道疾病在冬季高发,在夏天我们可以通过贴三伏贴,提前预防,达到了一个治未病的特点。
2
护理皮肤靠平时
第一个是要避免淋雨少沾湿,二是勤换衣服穿棉织品,三是皮肤清洁、少吃寒凉及辛辣的食物,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
3
饮食均衡要利湿
医院副院长王国玮:
夏天饮食的营养要养生益寿,是减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手段。
夏天的饮食应调养以暑天气侯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暑气容易伤人。
《皇帝内经》说到:
“药以去之,食以随之”。
医院副院长王国玮:
所以,好的饮食习惯,是预防疾病的最主要的方法,少吃辛辣的食物和海鲜,最主要是防止湿气伤人,这是关键。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食疗的方法是:三鲜饮。
4
大暑时节食疗方
鲜竹叶、鲜荷叶、鲜薄荷各30克,加水煮10分钟取汁,再加入适量的蜂蜜代茶引用。
可以起到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的功效。
医院副院长王国玮:
只要我们这些都做好了,安度夏天最后的一个节气,就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