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页,满分为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
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均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请选择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本题共有20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下图为年10月16日黎明时分出现的水星、金星、土星“三星伴月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A.1级B.2级C.3级D.4级
2.当“三星伴月”出现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A.北半球,向南移动B.北半球,向北移动
C.南半球,向南移动D.南半球,向北移动
3.下列现象与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关系不大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自转周期适宜
C.月球绕着地球公转D.太阳辐射能量稳定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太阳活动加强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
B.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C.太阳耀斑增多会使地球气候异常,从而产生磁暴现象
D.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5~6题。
5.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
6.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
美国航天局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28°35′11″N,80°39′6″W)于当地时间年6月18日17时32分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这标志着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正式启动。据此回答7~8题。
7.探测器升空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A.18日21时32分B.18日22时32分
C.19日5时32分D.19日6时32分
8.发射月球探测器选择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B.气候温暖湿润
C.科技水平高D.纬度较低,节省燃料
下图为“某区域经纬和昼夜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日
界线,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9~10题。
9.苏瓦、阿洛菲两地比较
A.日期相同,区时阿洛菲早
B.日期苏瓦早,区时两地相同
C.日期苏瓦早,区时阿洛菲早
D.日期苏瓦晚,区时阿洛菲早
10.图示时刻,地球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1B.1∶5
C.1∶7D.7∶17
年7月30日《成都晚报》消息:为了研究和了解地震破裂过程和发生机制,寻求监测余震的有效方法。经过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讨论,建议在龙门山断裂系实施科学钻探工程。在其主破裂区、余破裂区以及南端未破裂地区布设三口~米主孔科学钻,以加强对比分析和规律总结。据此回答11~12题。
11.此次科学钻井的深度位于
A.地幔B.地壳C.地核D.软流层12.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直接观测得到的
B.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大多是通过地震波等间接方法获得的
C.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可以揭示整个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
D.科学钻探并不能有效地监测某些地震活动
13.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A.盆地B.平原C.海洋D.高原14.若右图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地理概念是
A.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岩石圈
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
C.外核、内核、地核
D.地壳、地幔、地核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