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的老家新开河畔,是世界上最好的野山参产地。这里沟谷纵横,山高林密,云雾缭绕。土质为多年腐殖土,底层黄沙土,最适宜野山参生长。今天小编为大家呈现的是寻觅野山参种植基地。
早上6点钟左右。雾气正在散去。拍摄于笔者家的门前。
上午10点左右,前往准备寻觅种植的野山参基地。地点为吉林省集安市财源镇新建村三组苇塘沟。
进入林区,羊肠小路,密林。
布满石头的小路,此段只有步行,任何交通工具在这种路况下都显得无力。
进入密林中,看到的高大乔木学名不清楚,我们这人称为拧劲子。此木材因为木材是拧劲生长,所以叫做拧劲子。此树种,因为生长要求条件很高,多生长在海拔到米,生长十分缓慢。目测树冠有40米高、胸径我是抱不过来的,小舅告诉我说树龄应该在近百年以上。
多生态体系构成,石头,多树种,三层郁闭度。是理想的野山参种植条件构成
高层树木,多种类阔叶混合林构成,闭度在0.7左右。
藤蔓植物伴生,是表明生态的良好性。
近看,此藤蔓是圆枣藤,是长白山独有的一种。果实可以食用。味道酸甜可口,是野生泥猴桃的一种。
生态多样性的体现,
原生态体现
近照
青苔的生长,证明低温潮湿,适宜培育出高品质的野山参。
石头中坚强生长的灌木植物
偶遇野生人参,初步可以判断此地适合培育野山参。
高近50米的柞树,野山参生长的地方多伴有柞木,椴树等高大树种。
物种多样性
偶遇,这不是灵芝。我们称为老牛肝,也是菌类的一种。
不明物种的菌类,看着很好看,拍摄一张。
这是此次寻觅基地附近,邻居家的野山参种植基地,参龄在13年。这个苗情和植株是非常难得的,是培育高品质野山参,必须要有的条件。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
远景来一张,这张图体现了野山参完美的生长条件,树种多样性,伴有枯石,藤蔓植物,郁闭度在0.7,东朝阳,海拔到米,潮湿低温,野山参生长缓慢,保苗率高等特点。
在勘察野山参种植基地发现一颗野生人参,上层为石头和枯叶覆盖,有利于保墒,防涝;中层土质为多年腐殖土有利于野山参生长期间养分供给;下层为小碎石头有利于防涝,适合野山参须的生长。
通过以上的勘察得出结论,原始密林,形成高、中、低3层自然屏障,郁闭度(是指林地间树冠相互衔接的程度,树冠在林地投影所占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称为郁闭度)0.6-0.8。自然条件、植被条件、林象条件、林地条件以及空气、土壤、温度、光照、水分等等都必须具备其生长要求。以上的种种体现出这是一块绝佳的野山参种植基地。
这是我为大家的分享,希望大家喜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