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野山参打的天下
“上有瑶光,下有紫气,紫气萦绕,必有野山参”。作为“百草之王”的野山参,集天地日月之精华,不仅有益寿延年之功效,更是古代帝王争夺天下的重要“利器”。
野山参的生长对环境要求十分严格,最为适宜的生长地区当属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和小兴安岭。那里杂草灌木稀疏,土壤肥沃,光线微弱,是野山参理想的生活之地。而历史上的这个地区,正是靺鞨-女真-满族世代生存的家园。
早在唐代,靺鞨进贡或与唐贸易的主要物品中,就出现了野山参。到了明代的中后期,从皇帝到王公贵戚,生活奢靡腐化,追求享乐。虽不像秦汉皇帝那样学道炼丹,追求长生不老,却也极力进补,以求益寿延年。这就给长白山野山参开辟了无限广阔的消费市场。
而此时统一了女真各部的枭雄努尔哈赤,审时度势,暗自积蓄力量,不断发展经济,用野山参换取他所需要的耕牛、铁器、粮食、布匹、食盐等等,为后期的清军入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学者统计,自万历十一年(年)7-9月,十二年1-3月,共6个月时间内,仅在开原的镇北、广顺两个关入市的女真人手里,就买进野山参斤。当时五个关、市,一年所交易的野山参数量可想而知。
朝鲜人的《李朝实录》里说,女真人“不事农桑……倾落采参,……成参实时……空落而出”。明朝慢慢被女真的野山参贸易活动所“绑架”。女真用野山参换明朝的粮食,粮多人多,人多参多,参多粮多,人口增长的闸门就一直打开下去。明朝要那么多野山参根本消化不了,于是明朝闭关暂停野山参贸易,导致年,“努尔哈赤以五千骑叩抚顺关,挟(人)参索直(价值)”事件。
公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开始了长达年的清朝帝国统制时期。
在女真建立满清政权后,野山参采挖权被朝廷牢牢掌控。中国古代历史上,君王为了笼络臣下的忠心或是奖励臣子的功劳,常常会有赏赐,金银财宝和稀奇物件皆有,到了清代,满清皇室对于王公大臣的物件赏赐有蟒衣、黄马褂、花翎、鞍马、弓矢、书画以及貂裘衣物等等,而赏赐野山参则是清朝皇帝对于宠臣的格外恩典。
清朝礼亲王后代昭梿的《啸亭续录》中描述了一位朝臣受到皇室赏赐人参的情形,“得上(皇帝)赐人参票,喜极过望,感激涕零”,不等皇帝回宫,在天桥路边,他就激动地趴在地上“泥首称谢”。因为得到了皇帝赐予的人参票——以人参票去内务府按票提取野山参,官员感动得失态,这表明当时满清皇室赐予大臣野山参属于浩荡皇恩,不是一般大臣所能享受的待遇。
此外,在我国历代医学用药中,对野山参的推崇、运用之极,恐怕莫过于清朝了,翻开卷帙浩繁的清宫医案,观其宫中皇帝、后妃之脉簿,鲜有不用野山参者,且其用量之大,更是前所未有。据载,在清宫最常用的以补气为主和气血双补的医方中,野山参已成为最主要的领头药物即君药。据清宫医案记载,雍正十三年,太医院共用野山参二百三十斤。乾隆朝野山参用量也相当大。据清宫医案记载:“自乾隆六十二年(嘉庆二年)十二月初一日始,至乾隆六十四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止,皇上共进参麦饮次,用四等野山参三十七两九钱。”平均每日一钱,正是他每日坚持服用野山参,使得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
乾隆之颖妃、庆妃和五阿哥等,则大量噙化野山参。如乾隆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起至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颖妃共噙化野山参三两一钱,每日噙化量也达一钱之多。
据《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和《慈禧太后野山参底簿》记载:“自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计天,慈禧共噙化野山参二斤一两一钱。即每日一钱,按日包好,天天服用”。慈禧寿享73岁,死前还能垂帘听政。
食用野山参也是慈禧的美容之术。机体的生命活动,全赖气血的相辅相成,气血调和则精神旺盛,体质强健,容颜娇美,百病不生。故调理气血,对女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慈禧深谙这一养生之道,以致年近六旬仍然风韵犹存。
至于其他皇室成员服用野山参者,也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当时野山参不仅是皇家最为宠爱的滋补圣品,更是王公贵胄益寿延年的救命神草。
如今,我们正逢盛世,野山参也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福参源野山参始终秉承“诚以修身,信以立世”的企业价值观念,对行业内制假、售假的行为深恶痛绝,在保证野山参品质的基础上,坚持做最优质的野山参产品,通过科学精选,从“五形六体”多个方面逐一鉴别,选取长白山地道的野山参臻品,为您和您的家人带来最安心的长寿秘方。
昔日皇家御用的宫廷圣品,变为今日万民共享的滋补良方,福参源始终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而不懈努力,愿天下有“福”之人,能够“参”体健康,福泽绵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