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野参 > 野参产地 > 坟边长竹需迁坟,坟前两物成富人,两

坟边长竹需迁坟,坟前两物成富人,两

发布时间:2024/5/12 14:17:23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怎么收费 http://pf.39.net/bdfyy/bdfhl/230310/13346256.html

文化是什么?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那俗语又是什么?

俗语是一种简练而形象化,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的文化精华。寥寥数语,却能寓情于理,寓理于景。

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话语,却能穿越时空,把属于那个时代的精髓传承千百年,让智慧服务于子孙后代。

在丧葬习俗中,也有很多颇具实用性的俗语,比如这一句:“坟边长竹需迁坟,坟前两物成富人”,老祖宗说:“两物”难求,遇见要珍惜。

确实是简练而十分形象化的一句话,短短14个字,却带来了两个问题。其一,坟堆旁长出了竹子,为什么要迁坟?其二,到底是两种什么样的物体,能够让家族变得富裕起来?

首先来看前半句:“坟边长竹需迁坟”,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老祖宗说的是:但坟堆周围有竹子生长的时候,作为后人就一定要记得给先祖迁坟了,不然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在历史上,竹子备受好评,它长在了坟堆周围,应该是好事才对呀?为什么到了要迁坟的境地呢?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它们甚至成为了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但就是这样的竹子,却有着十分发达的根系和极强的繁殖能力。如果它生长在坟堆周围,其根系会深入地下,然后形成一张巨大的根系网,极有可能把坟墓结构和棺材破坏掉。

这种情况发生,是非常不吉利的。在老祖宗看来,这甚至是一家人要走霉运的象征。

所以,当竹子霸占了一块地方后,它们会迅速蔓延开来,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架势。正所谓“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为了先祖的安宁生活,更为了后代子孙能够快速找到先祖的安息之所,都会直接迁坟。

接下来再来看看后半句:“坟前两物成富人”。很显然,这是老祖宗对未知生活的一种向往,希望在外来之物的帮助下,实现心中的愿望,早日到达心梦想中的乌托邦。

在老祖宗看来,这“两物”是很求的。一种是松柏,被誉为“常青树”,有着家族长盛不衰的美好寓意。同时,松柏高大挺拔的形象,就好比一个尽忠职守的“守灵神”一直站在坟墓旁,时刻守护着墓主人的生活。

而且松柏能够衬托出墓地肃穆而沉重的气氛,在这样的场景下,后代子孙对先祖的缅怀和哀思之情更能得到释放。

加之松柏的寿命很长,这也寓意逝者能够千古流芳,其后代子孙能够兴旺发达。因此,有一棵这样的树木自然出现在坟墓旁,自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另外一“物”指的是:野生的“灵物”。比如野生的灵芝,人参,甚至是带有灵性的蛇。当这些祥瑞之物出现在坟墓旁时,则被认为是大富大贵的象征。

在自然环境中,这些罕见的动植物要以坟墓为中心来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圈,本身就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如果恰巧出现了,自然会被赋予别样的美好的寓意。

结语

在俗语“坟边长竹需迁坟,坟前两物成富人”中,提到的竹子,松柏和野生灵物,它们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和寓意。

但老祖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未知生活的殷切期盼,把内心的执念寄托在了这些物品之上,也就有了这样的俗语出现。

俗语的前半句是有一定道理的,出于对竹子生活习性的深刻认知,加上对先祖的孝道之情,迁坟是可以做的。而后半句描述的事情,显然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应该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不断的去打拼和创造。而不是整日想着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发生。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kangmould.com/yscd/1372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